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吹玉露洗银河,爽气平分桂影高。
把笛倚楼人不寝,此心直拟数秋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景的画面,风吹过之后,天空清澈,明月如洗,犹如银河一般。月光之下,即便是桂花的影子也显得格外高远。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把笛倚楼人不寝"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抱着簫(古代吹奏乐器),独坐高楼之上,沉醉于这宁静与美丽之中,而忘记了睡眠。这里既表现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此心直拟数秋毫"一句,更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细微如秋毫(指极细小的东西)的度量工具,以此来形容自己对这份宁静和美好的珍视。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景象描写和个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一毛头上一如来,一一如来鼻孔开。
把得这般刀在手,剪教断了唤教回。
山色未教晴日染,松声时听晚风梳。
韶光九十去无几,春雨春烟锁翠芜。
一春十病九因酒,三月都无两日晴。
明旦乘驴芳草路,绿杨深处听啼莺。
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
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玉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