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槃的《自叙》,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首句“江湖閒步几经年”表达了诗人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穷似襄阳孟浩然”则以唐代诗人孟浩然自比,暗示了其清贫但志趣高洁的境况。
“折简为求僧舍茗”写诗人为了品茗,甚至不惜简化交往,去寺庙寻求片刻的清静;“典衣因欠酒家钱”则揭示了生活的艰难,为了喝酒不得不典当衣物,流露出几分无奈与辛酸。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困境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真情尽向诗中见”,他将生活的真实情感倾注于诗歌之中。
“归梦常于枕上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尘世,归乡之梦仍常常在枕边圆满,体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世路风波深可畏”是对人世浮沉的感慨,暗示了对复杂社会现实的忧虑。
最后,诗人发出“结茅何日遂归田”的愿望,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早日结束奔波,回归田园,过上宁静恬淡的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