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韵

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

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

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燬。

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

老农悲不穫,飞鸟喜自恣。

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地间的愤怒消散,凯风(春风)欢快地吹拂。
它吹过荆棘丛生的地方,却避开深宅大院。
北风吹来如此寒冷,雨雪纷飞不停歇。
一年到头没有衣物保暖,即使住在洞穴里也会被冻死。
六月酷暑如蒸笼,即使手持扇子也抵挡不住热浪。
繁茂的黍苗花朵凋零,却无法结果实。
老农悲伤收成无望,飞鸟却因丰收而欢喜。
虽然难以回报上天的恩赐,但愿上天降下木瓜和李子以示怜悯。

注释

凯风:春风。
邃屋:深宅大院。
衣裘:衣物。
芃芃:形容草木茂盛。
不结子:指作物未能结实。
悲不穫:悲伤无法收获。
木李:古代比喻天降恩惠或食物匮乏时的替代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春夏季节与寒冷北风的对照,表现了对天气恩赐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凯风若颠喜”、“吹彼枳棘墟”等,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力的感受和赞美。同时,“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的描写,则表达了对贫苦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诗中还通过“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这样的意象,反映出农业生产的艰辛,以及对丰收的渴望。而“老农悲不穫,飞鸟喜自恣”的对比,则更深化了这种主题。

最后,“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的表达,是诗人对自然恩赐的一种祈求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刻同情。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四逸台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

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

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

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

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

形式: 古风

对春二首(其二)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

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

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

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彊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

形式: 古风

对春二首(其一)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东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柳下谁家薄媚郎,立马昂头不肯去。

形式: 古风

田舍女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

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粗糙流黑油。

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

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笄不会拜。

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

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