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寺

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不知临绝槛,乃见西江流。

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

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

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刚刚踏上松林小路,独自欣喜山寺的幽静。
不曾想到接近悬崖边,才看见西江水滚滚东流。
吴地的山峦分隔了烟雾景象,楚地的原野散落着丘陵树林。
这才领悟边关的辽阔,再次勾起我对故乡的深深忧愁。
听到钟声提醒我该回去了,停下马来在溪涧边休息,惋惜这美好的游览。
土地稀疏泉水山谷狭窄,春天深了草木长得茂盛。
这里的美景欣赏不尽,期待在秋末再次领略这清雅之景。

注释

始入:开始进入。
松路:松林中的道路。
永:深远。
独忻:独自喜悦。
山寺:山中的寺庙。
临绝槛:临近悬崖的栏杆。
西江:指长江。
吴岫:吴地的山峦,吴地指江苏一带。
分烟景:分隔了烟雾缭绕的景色。
楚甸:楚地的原野,楚地指湖北一带。
关塞:边关,边境。
眇:遥远,渺茫。
重轸:重复,再次。
故园:故乡。
闻钟:听到钟声,这里指寺庙的钟声。
戒归骑:提醒返回,戒备归途。
憩涧:在山涧边休息。
惜良游:惋惜这次美好的游玩。
泉谷狭:泉水山谷狭窄。
稠:茂盛,繁密。
兹焉:在这里。
赏未极:欣赏不完。
清景:清雅的景色。
杪秋:晚秋,秋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初入松林小路,独自前往一座幽静的山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如临江绝壁、吴岫烟景、楚甸散布的林丘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世界。

在诗中,"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随后,"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则表达了诗人在听闻寺庙钟声之后,决定结束这次旅行回返的决心,以及对美好旅程即将结束的不舍。

最后,"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几句,则是诗人在离开之前,再次欣赏这片美丽的山水之色,并希望能够在这个季节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周遭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游南斋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形式: 古风

游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滁城对雪

晨起满闱雪,忆朝阊阖时。

玉座分曙早,金炉上烟迟。

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

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

今朝覆山郡,寂寥复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