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

或值花同舞,不因风自飘。

过尊浮绿醑,拂幌缀红绡。

那用持愁玩,春怀不自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晨雾弥漫的春日清晨,雪花般的柳絮从青翠的枝条上飘起。
它们有时随花瓣一同舞动,并非全因风的吹拂而飘扬。
在酒杯中浮着绿色的美酒,红绡轻拂过帷幔,点缀其间。
何须借柳絮来寄托忧愁,春日情怀本就难以平静自持。

注释

霭霭:形容云雾、尘埃等密集、浓厚的样子。
芳春朝:指芬芳的春天早晨。
雪絮:比喻柳絮如雪般洁白。
青条:指青翠的柳树枝条。
或值:有时遇到,或许正值。
花同舞:与花朵一同翩翩起舞。
不因风自飘:并非由于风的作用而自然飘动。
过尊:经过或举起酒杯,这里指饮酒。
浮绿醑:绿醑指绿色的美酒,浮指酒液在杯中浮动。
拂幌:幌指帷幔、窗帘,拂幌即轻拂帷幔。
缀红绡:红绡指红色的薄绸,缀指装饰、连结,缀红绡即红绡装饰在帷幔上。
那用:何须,何必。
持愁玩:以愁绪玩味,即借某种事物寄托、排遣忧愁。
春怀:春日的情怀,此处特指因春景引发的复杂思绪或情感。
不自聊:不能自我排解,无法使心情平静自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霭霭芳春朝”四字以轻盈的步调揭开画面,传递出初春时节清新的气息。接着,“雪絮起青条”则将视线引向地面,那些被初春暖阳唤醒的柳絮,如同纷飞的雪花,在青色的枝条间轻盈跳跃,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情景。

“或值花同舞,不因风自飘”两句则捕捉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瞬间。诗中并未明言,但可想而知,那些细小的柳絮随着春日里轻柔的气息,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花朵一同沉醉于这欢愉的时光。

“过尊浮绿醑,拂幌缀红绡”两句转而描写了诗人饮酒赏春的情景。绿色的酒汁在杯中轻轻摇曳,映衬出一派生机与活力。而那拂去帐幔、系上红色丝带的动作,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最后,“那用持愁玩,春怀不自聊”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尽管外在的景象如此迷人,但诗人的心中似乎还有难以言说的忧虑,这份忧虑如同一层轻纱,覆盖了那份本应是纯粹的春日欢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越表象、触及灵魂深处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6)

张夫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约代宗、,吉中孚之妻。事迹散见《又玄集》卷下、《唐诗纪事》卷七九。《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6句

  • 籍贯:德宗时

相关古诗词

古意

辘轳晓转素丝绠,桐声夜落苍苔塼。

涓涓吹溜若时雨,濯濯佳蔬非用天。

丈夫不解此中意,抱瓮当时徒自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曲歌辞.拜新月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花风露清。

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游蜂乍起惊落墀,黄鸟衔来却上枝。

临风重回首,掩泪向庭花。

镜中春色老,枕前秋夜长。

形式:

雪夜观象阙待漏

残雪初睛后,鸣珂奉阙庭。

九门传晓漏,五夜候晨扃。

北斗横斜汉,东方落曙星。

烟氛初动色,簪佩未分形。

雪重犹垂白,山遥不辨青。

鸡人更唱处,偏入此时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