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乐耕楼记事》由清代诗人杨桂森所作,描绘了一幅农耕与民生和谐共融的画面。首句“望杏瞻榆重省耕”,以杏树和榆树的生长景象,寓意着农事的繁忙与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对丰收的期待。接着,“乐民之乐洽春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安居乐业、共享春日繁华景象的喜悦之情。
“锄云在眼方占卯,课雨关心又望庚”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劳作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锄云象征着农夫在清晨劳作的情景,而“占卯”则暗示着他们对时间的精确把握;“课雨”则体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期盼,而“望庚”则是对农历庚日降雨的期待,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百年来有名士,八千里外抚苍生”两句,既是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也是对当今治理者的期望。诗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有贤能之士为民众谋福利,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千里之外,都应心系百姓,施政为民。
最后,“铜关铁瓮浑閒事,怎及万间新厦成”两句,将古代的军事防御设施与现代的民生建设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社会发展的重心应当从过去的防御转向关注民生福祉。诗人认为,建造千家万户的新居,比任何军事防御工程都更为重要,体现了其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生活与民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贤能治理者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