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

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

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

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清江水面平静如镜,稀疏的小雨融入烟雾中染上色彩。
春天似乎在遥远的广寒宫,只有江边的梅花率先绽放出洁白的美丽。
每年都是最早开放,它在越溪东边与我相逢,云一般的姿态,雪般的神韵,从不独占青春时光。
山中小亭水边楼阁,别离的愁绪常常令人黯然。
新的一轮主人又来了,更加辜负了那点点花香。
题诗时的才情,清澈如玉壶中的冰块,轻轻回首间,却发现酒杯前,桃花杏花的光彩已不如往昔。

注释

清江:清澈的江水。
疏雨:稀疏的小雨。
广寒宫:神话中的月宫,借指远方。
江梅:江边的梅花。
素艳:洁白的美丽。
年年:每年。
越溪:地名,可能指溪流。
云体态:如云般轻盈的身姿。
雪精神:如雪般纯洁的精神。
销黯:消沉、黯淡。
香心:花蕊中心的香气。
题诗:写诗。
玉壶冰:比喻诗才的清澈透明。
桃杏声华:桃花杏花的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的美丽画面,语言优美,意境淡远。"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两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迷雾般的水乡春色,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广寒宫内的梅花,"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表达了梅花傲立寒风中的孤高与美丽,以及它不随波逐流的坚贞品格。这里的梅花已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显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重视,而"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则描写了一种超脱尘世、不随时光变化的高洁气质。

在"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中,诗人通过山亭水榭这一静谧环境,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沉怀念。这种感情在"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一句中得到了某种慰藉,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最后,"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状态的自我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里的"清似玉壶冰"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的才思清新脱俗,而"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则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无奈与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87)

仲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字:师利
  • 籍贯:安州(今湖北安陆)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

一番雨过年芳浅。袅袅心情懒。章台人过马嘶声。

小眉不展恨盈盈。怨清明。烟柔露软湖东岸。

恼乱春风惯。一声莺是故园莺。

及至如今□闻处、又多情。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踏枝/蝶恋花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

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

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

客意为伊浑忘却。归船且傍花阴泊。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蝶恋花(其二)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

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