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池塘景象。年轻的柳树随着池台的曲折而变化,隋堤在春风中变得更加直畅开阔。柳絮随波浪飘散,带着阴霾离去,而迎面吹来的风又带来了柳絮的影子。这一切生动的景象中,只见一只黄鸟在枝头嬉戏,几丝半翠的眉形的嫩绿新叶缓缓展开。雪后的春天,池塘边缘的梅花在参差不齐的枝干间早早绽放。
诗人通过对柳絮、黄鸟、翠叶和早梅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意盎然的生态美感,同时也隐含着对新生和希望的期待。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物象之中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致寄托。
不详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
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