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曲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

黄衫白马带尘土,逢著探春人却回。

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将至,我每天都期盼春门能早早开启。
穿着黄衫骑着白马的人带着路上的尘土,遇到寻春的人便转身返回。
清晨急忙经过宫墙内的园林,大街上高门大宅逐一探访。
春神的少女用桃花装扮,晨露妆容初成,花瓣上红润如湿。
和煦阳光下蝴蝶翩翩飞舞,环绕树木,气息缠绕枝头使之柔软。
可怜那寒食节里的街中青年,早早起床只穿着单薄的衣裳。
年轻人有幸早早见到春日美景,不像我这白发人已无赏花的雅兴。

注释

春欲来:春天即将来临。
望春门:期盼春天的门,比喻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黄衫白马:形容富贵或风流倜傥的人物。
探春人:寻找、欣赏春天景致的人。
御堤:皇宫的堤岸,指皇家园林。
内园:宫廷内部的园林。
九衢:纵横交错的大道,代指繁华的都市。
大宅:大户人家的住宅。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少女:这里比喻春神或春的化身。
染桃花:用桃花装饰,象征春天的到来。
露妆:带有露水的妆容,形容清新自然。
光风:温暖和煦的风。
暾暾:形容阳光温和的样子。
蝶宛宛:蝴蝶飞舞轻盈的样子。
气匝:气息环绕。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街中郎:街上的青年男子。
单衣裳:单薄的衣服,指天气转暖时的穿着。
少年:年轻人。
春好处:春天的美好景象。
白头:白发,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开篇“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迫切期待,仿佛有一个春天的大门需要打开,而人们每天都在期盼着它能早一点开启。

紧接着,“黄衫白马带尘土,逢著探春人却回”写出了春日里人们外出游玩的情景。黄衫白马可能是贵族或官员的装扮,他们带着尘土,表明他们刚从户外归来,而那些探寻春天的人则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未能如愿找到理想的春色)而返回。

“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描绘了早晨宫廷内园中人们匆忙过境,以及城市中的豪宅家家户户都在享受春日之景。这里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春天的共同喜悦。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青帝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其少女可能象征着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这里通过神话元素强化了春天的神奇与生机。

“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是对春日和煦微风中舞动蝴蝶、缠绵不绝的景象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温柔与生命力。

而“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则是一种对比之笔,诗人对那些早起为了生活奔波的人表示同情,他们穿着单薄的衣物,在清冷的街头上忙碌着,这与前面所描绘的春日乐景形成了鲜明对照。

最后,“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年轻人容易找到春天中的美好之处,而诗人自己则因为年老(“白头”)而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欣赏到那些美好的东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深切理解。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春词

红烟满户日照梁,天丝软弱虫飞扬。

菱花霍霍绕帷光,美人对镜著衣裳。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词

良人朝早半夜起,樱桃如珠露如水。

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晓窗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春燕词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

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

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

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

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形式: 古风

舞曲歌辞.独漉歌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

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