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

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

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

词人洞箫赋,公子鵔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

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莺在官署鸣叫,香草的色彩还未消退。
同僚们都担任省郎,唯独我留在这里。
我监管着太仓的粮食,常常面对府中小吏。
清幽的树荫环绕大庭院,政务如同流水般顺畅。
奉命出使到长安,如今受到朝廷内外的欢迎。
宰相应当记得我的名字,英明的君主必定会提升我的官职。
边疆的将领勇猛如虎豹,池中的鸳鸯和鸾鸟共舞。
诗人以洞箫作诗,贵公子头戴鵔鸃冠。
家乡春天才接近尾声,昆明的花朵即将凋零。
步步高升至高位,让我在路边也能欣赏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明显的离别和期待的情感氛围。开篇“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两句,以黄鹤鸣叫和尚未凋谢的香草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则表现了诗人与同僚相比之下的孤独感受。

接着,“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官职上的平淡无奇和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而“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则描绘了一种清净而又顺畅的工作环境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表达了诗人被派遣到长安执行任务并得到朝廷与民众的赞誉。紧接着,“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则是对未来政治地位提升的期待和信心。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高贵品质和清廉操守的赞美。而“词人洞箫赋,公子鵔鸃冠”则是对文学才华和个人修养的自信展示。

最后,“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写出了诗人对故乡春意盎然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则是鼓励和勉励自己要继续努力向上,争取更高的地位,并且在旅途中观察周围环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感悟。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送乔琳

草绿小平津,花开伊水滨。

今君不得意,孤负帝乡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阳羡风流地,沧海游寓人。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

潮随秣陵上,月映石头新。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

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刘十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

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

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形式: 古风

送刘方平

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

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荀氏风流盛,胡家公子清。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

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

漳水桥头值鸣雁,朝歌县北少行人。

别离斗酒心相许,落日青郊半微雨。

请君骑马望西陵,为我殷勤吊魏武。

形式: 古风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