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早秋

槐杪清蝉烟雨馀,萧萧凉叶堕衣裾。

噪槎乌散沈苍岭,弄杵风高上碧虚。

百岁梦生悲蛱蝶,一朝香死泣芙蕖。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淡远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槐杪清蝉烟雨馀"一句,以槐树叶尖挂着的清脆蝉鸣声和轻柔如烟的秋雨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淡雅的氛围。"萧萧凉叶堕衣裾"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氛围,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如同清凉的水流浸润着诗人的衣衫。

"噪槎乌散沈苍岭"一句,通过对山谷间猿啼声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深远与神秘。"弄杵风高上碧虚"则是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由自在,如同云游四海般无拘无束。

接下来的"百岁梦生悲蛱蝶,一朝香死泣芙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蛱蝶与芙蕖都是易逝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抒发了对生死无常的悲哀。

最后,"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两句,则是诗人对古代才子司马相如的怀念,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逐渐淡忘的情感。这里的“六宫”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后妃,她们曾用金钱购买司马相如的赋以慰藉寂寞;而“团扇恩情日日疏”则是对过往恩爱逐渐稀薄的感叹。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京口见李侍郎

傞傞江柳欲矜春,铁瓮城边见故人。

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

别来且喜身俱健,乱后休悲业尽贫。

还有杖头沽酒物,待寻山寺话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使者

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

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

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淮南李司空同转运员外

层层高阁旧瀛洲,此地须徵第一流。

丞相近年萦倚望,重才今日喜遨游。

荣持健笔金黄贵,恨咽离筵管吹秋。

谁继伊皋送行句,梁王诗好郢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禅月大师见赠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