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二首(其一)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

贪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形式: 古风

翻译

洛川有美丽的山峦,伊川有翠绿的竹林。
游览各自都有适宜的时节,尽管频繁也不会感到厌倦。
追求清静并不损害廉洁的名声,深入幽静也不是羞耻的行为。
麋鹿不会主动伤害人,人心中没有恶意就不会去伤害麋鹿。

注释

洛川:指洛水两岸的地区,古代中国的名胜之地。
伊川:指伊水流域,同样位于中国中原地区。
贪清:过分追求清静。
伤廉:损害廉洁的声誉。
渎幽:侵扰或滥用幽静。
辱:羞耻或侮辱。
麋鹿:古代中国的一种大型鹿类,象征自然和谐。
害:伤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游山二首(其一)》。诗中,诗人描绘了洛川和伊川两地的自然美景,赞美了山峦的秀美和竹林的雅致。他强调游玩山水并非为了贪图享乐或过分追求,而是出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诗人认为,即使游览频繁,也不会感到厌倦,因为心灵的满足超越了视觉的疲劳。他还借物寓意,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为只要心中无害,人与麋鹿这样的野生动物也能和平共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游海棠西山示赵彦成

东风吹雨过溪门,白白朱朱乱远村。

滩石已无回棹势,岸枫犹出系船痕。

时危不厌江山僻,客好惟知笑语温。

莫上南冈看春色,海棠花下却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山临水吟

山有乔峰水有涛,未能容屐岂容舠。

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

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

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形式: 七言律诗

登封县宇观少室

天地始融结,此山已高极。

群峰拥旌幢,巨石罗剑戟。

日出崖先红,雨馀岚更碧。

安知无神仙,其间久遁迹。

形式: 古风

答人书

卿相一岁俸,寒儒一生费。

人爵固不同,天爵何尝匮。

不有霜与雪,安知松与桂。

虽无官自高,岂无道自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