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城道中

行行溪水边,镜碧不可唾。

安知有沫流,草木多偃卧。

潭鸟瞥复没,滩沙净如簸。

不独荆州民,居险颈瘿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郏城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溪水边的所见所感。首句“行行溪水边”,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诗人漫步的情景,溪水潺潺,仿佛在引导前行。接下来的“镜碧不可唾”形容溪水清澈如镜,暗示水质纯净,令人不敢轻易亵渎。

“安知有沫流,草木多偃卧”进一步描绘了溪流的平静与周边环境的静谧,仿佛连微小的泡沫都悄然流淌,草木也静静地倒映水中,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潭鸟瞥复没,滩沙净如簸”则通过写潭鸟的瞬间掠过和沙滩的洁净,增添了动态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最后两句“不独荆州民,居险颈瘿大”,诗人借荆州之地居民因地处险要而脖子粗大(可能是指因生活艰辛导致的生理现象),暗寓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人生,展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采白朮

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

白朮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

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

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

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采石月赠郭功甫

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在昔熟识汾阳王,纳官贳死义难忘。

今观郭裔奇俊郎,眉目真似攻文章。

死生往复犹康庄,树穴探环知姓羊。

形式: 古风

采杞

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舍棘与蠹,造此宜酒。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我饮我助,以养我吁。

形式: 古风

采芡

猬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

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

齿如编贝嚼明月,曼倩不复饥肠鸣。

莫论一斛贵与贱,堂上狼藉无由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