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饶州张使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

滁上郡斋离昨日,鄱阳农事劝今秋。

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终南山的云雨连着城郭,前行的路途在西江的白浪之巅。
从滁州的官署离开已是昨日,眼前是鄱阳的农事正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修行的心愿产生于前朝的古寺,文思则在静谧的夜晚楼阁中涌现。
请问那些停泊的船夫,有谁曾聆听过峡中的猿猴哀愁的啼声?

注释

终南:指终南山,著名的道教名山。
云雨:形容山间云雾缭绕。
城阙:城楼,代指城市。
去路:前行的道路。
西江:长江上游的一段。
白浪头:江面的白色浪花。
滁上:滁州之上,古代地名。
郡斋:州郡官员的住所。
昨日:过去的一天。
鄱阳:古代郡名,今江西鄱阳湖一带。
农事:农业生产活动。
今秋:今年秋季。
道心:佛教或道教中的修行之心。
向前朝寺:指过去的寺庙,可能暗示历史积淀。
文思:写作的灵感。
静夜楼:宁静的夜晚,可能指书房或高处的楼阁。
泊帆:停泊的船只。
干谒者:前来拜访或请求的人。
峡猿:长江三峡中的猿猴。
愁:哀愁,悲伤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终南云雨连城阙”一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设定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情境。接着,“去路西江白浪头”则描绘出行者即将踏上的旅途,以及那奔腾的江水与白色的浪花。

“滁上郡斋离昨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行者已离开了昨日停留的地方。紧接着,“鄱阳农事劝今秋”则是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诗人通过提醒收成季节的到来,表达了对乡土和百姓生活的挂念。

“道心生向前朝寺”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仿佛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随后,“文思来因静夜楼”则显示出诗人的思想活动在安静的夜晚得以展开。

最后两句“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远行者命运的关切,以及诗人自身可能经历过的孤独与忧虑。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唐环归敷水庄

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

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

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徐员外赴河中

原野正萧瑟,中间分散情。

吏从甘扈罢,诏许朔方行。

边日沈残角,河关截夜城。

云居闲独往,长老出房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殷侍御赴同州

冯翊蒲西郡,沙冈拥地形。

中条全离岳,清渭半和泾。

夜暮眠明月,秋深至洞庭。

犹来交辟士,事别偃林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耿处士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迢遰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