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挽陈太学(其二)》。诗中通过对陈太学的追悼,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
首句“欲回江汉辇,痛哭叩重阍”,描绘了陈太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心系国家,想要返回朝廷,却因病痛而无法实现,只能以痛哭的形式表达对国家的眷恋和对未能尽忠的遗憾。
“死谏孤臣节,生还圣主恩”两句,赞扬了陈太学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依然坚持直言进谏,展现了他作为孤臣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圣主的感激之情,即使未能在生前得到重用,但在死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哀悼。
“青山藏疏草,白日照忠魂”描绘了陈太学墓地的景象,青山环绕,草木稀疏,阳光洒落,象征着他的忠贞不渝的精神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
“寂寞荒坟上,西风啼暮猿”则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与凄清,以及傍晚时分西风中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对陈太学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陈太学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