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

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

留连池上酌,款曲城外意。

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

回看市朝客,矻矻趋名利。

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

清凉属吾徒,相逢勿辞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与几位朋友在竹桥旁月光下享受着清凉的夜风。他们围坐一起,或弹奏管弦,或低吟浅唱,尽情品味着这种闲适的生活情趣。这一切与世俗中的追名逐利形成鲜明对比,而诗人更偏爱这种属于自己的清净世界。

诗中“留连池上酌”一句,表达了他们在池塘边畅饮的悠然自得。"款曲城外意"则暗示了一种超脱红尘的意境,仿佛他们的心已飞出尘世俗务之外。

"或啸或讴吟"等句,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们在月下轻声歌唱、随性吟咏的情景。"谁知此闲味"则表达了一种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的独特愉悦。

后半部分诗文对比了他们的清凉生活与世俗之人的忙碌和追求。"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那些为名利奔波的人们早晚都在忙碌,而自己则是悠然自得,夜里安然入睡。

最后,“清凉属吾徒,相逢勿辞醉”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偏爱和享受。即使是在偶尔相遇时,也不必急于告别,而是要尽情沉浸在这份悠闲之中,即便是酒意朦胧,也不愿打扰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我身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形式: 古风

戒药

促促急景中,蠢蠢微尘里。

生涯有分限,爱恋无终已。

早夭羡中年,中年羡暮齿。

暮齿又贪生,服食求不死。

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

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

以之资嗜欲,又望延甲子。

天人阴骘间,亦恐无此理。

域中有真道,所说不如此。

后身始身存,吾闻诸老氏。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把酒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

朝飧不过饱,五鼎徒为尔。

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折剑头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