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桧树在百尺之上,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的景象。桧树的枝干弯曲如同向东生长的松树,树皮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苍老而惨淡,仿佛是西来的柏树。诗中通过“祯明老桧”、“十亩苍寒”、“霜皮惨若”等词句,展现了桧树历经沧桑的形态和环境的幽静凄凉。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金陵王气”,暗示了桧树所在之地曾是繁华的都城,而现在却只剩下“落日江村”和“啼乱鸦”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历史变迁后的荒凉感。最后,以“璧月满天”、“清夜静”、“玉箫吹后”、“后庭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当前寂寥的对比思考。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桧树的形态美、环境的静谧美以及历史的沧桑美,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