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五(其二)陈桧

祯明老桧高百尺,十亩苍寒浸苔石。

虬枝偃如东向松,霜皮惨若西来柏。

金陵王气当时誇,落日江村啼乱鸦。

璧月满天清夜静,玉箫吹落后庭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桧树在百尺之上,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的景象。桧树的枝干弯曲如同向东生长的松树,树皮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苍老而惨淡,仿佛是西来的柏树。诗中通过“祯明老桧”、“十亩苍寒”、“霜皮惨若”等词句,展现了桧树历经沧桑的形态和环境的幽静凄凉。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金陵王气”,暗示了桧树所在之地曾是繁华的都城,而现在却只剩下“落日江村”和“啼乱鸦”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历史变迁后的荒凉感。最后,以“璧月满天”、“清夜静”、“玉箫吹后”、“后庭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当前寂寥的对比思考。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桧树的形态美、环境的静谧美以及历史的沧桑美,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6)

唐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奎字文昌

  • 籍贯:晋阳

相关古诗词

静安八咏录五(其三)虾子禅

谁云俨师示化所,馀香未绝天花雨。

痴禅狡狯悉共知,嚼碎红须化龙舞。

痴禅化去虾亦存,至今法门无尽灯。

风雨几度惊山灵,庭前柏树犹青青。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录五(其四)讲经台

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

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

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

自喜文章如谢朓,涅槃重问远公林。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录五(其五)沪渎垒

吴淞江上袁公垒,千年何处寻遗址。

石犀半落江水中,秋老芦花三十里。

五百马尘今尚飞,啾啾赤子将安归?

月明古堞急鼓鼙,孤臣有泪空沾衣。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录五(其六)芦子渡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

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

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