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卫山斋

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馀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蜀地的游子感叹滞留,甘愿慢慢学习园艺。
青春白白流逝,内心深处的情感又有谁知道呢?
还未到子孙满堂的日子,恐怕只剩下回乡扫墓的时候。
琐碎之事无需多言,只希望能与你长久相伴。

注释

蜀客:指在蜀地的游子或旅人。
嗟:叹息。
留落:滞留,停留不前。
学圃迟:慢慢学习园艺,可能暗指晚年生活。
空自:白白地。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复谁知:又有谁能够理解。
盍簪日:子孙满堂的日子,比喻家庭和睦、人口众多。
上冢:回乡扫墓,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绪馀:琐碎的事情,遗留下的事务。
期期:期望,恳切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蜀地客居时的感慨与思考。"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表明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乐于留连,愿意为了学习和修养而暂时停留。"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则抒写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感受的孤独,无人能够真正理解诗人的心事。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中,“盍簪”即指古代祭祀祖先时所用的玉簪,这里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担忧。"绪馀何足论,相对但期期"则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奈,只能与友人相对而立,心中充满了期盼。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孤独,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修养乃至于传统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春雪

一冬祇辨作严寒,剪水飞花事竟难。

闭户不知春意动,扑窗忽觉雨声乾。

颇闻万事正云集,何处一蓑如画看。

但喜畦蔬得苏醒,从今小摘有馀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答术者

贤关夙多士,子独抱遗经。

衣尚旧时褐,眼谁今日青。

直须行万里,未许赴三星。

会友诵佳句,等閒生鹤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长江图

汉川影落鹦鹉洲,金山钟到多景楼。

老龙几载卧寒碧,中间不断万古流。

晚来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叶舟。

舟移岸转知何处,离离烟草令人愁。

说与渠侬莫倚柁,转帆别浦盍少休。

此图此景俱可惜,展玩不足空白头。

家在江水发源处,何时还我旧菟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

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

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

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

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

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

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

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

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

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

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

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

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

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

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

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

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

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

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

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

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

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

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

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

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

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