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家庭与命运的主题。诗人通过“大皮裹大树,小皮裹小木”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的观点,即一个家庭中,一个能干的孩子足以承担家庭责任,不必过分追求人口数量。
接着,“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表达了对公平分配资源的渴望,避免因财产分配不均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等待人和对孤独者的关怀,认为这种心态不仅能得到上天的眷顾,也能在社会中和谐共处。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上,而是转向了对未来的忧虑:“我身虽孤独,未死先怀虑。家有五男儿,哭我无所据。”这反映了对家庭传承和未来生活的担忧,担心自己死后,庞大的家庭如何维持和谐,以及五个儿子如何处理父亲的后事。
最后,“哭我我不闻,不哭我亦去。无常忽到来,知身在何处?”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迷茫。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