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南归有怀

绿水暖青蘋,湘潭万里春。

瓦尊迎海客,铜鼓赛江神。

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

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温暖的绿水滋润着青翠的蘋草,湘江万里处处洋溢着春意。
用瓦制的酒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铜鼓声声庆祝着对江神的祭祀。
在松树和枫树的岸边避雨稍作休息,望着杨柳依依的渡口边变幻的云彩。
在长安城中举杯共饮,席间有即将踏上归途的朋友。

注释

绿水:清澈温暖的水体。
暖:使温暖,此处形容水温适宜。
青蘋:一种水生植物,颜色青绿。
湘潭:地名,这里泛指湖南地区,因其境内多湘江流域。
万里春:形容春天的美景遍布广泛。
瓦尊:古代的一种陶制酒器,表示简朴或古朴的待客之礼。
海客:远方来的客人,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打击乐器,常用于祭祀等仪式。
赛江神:祭祀江河之神的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祈福。
避雨:躲避雨淋,寻找遮蔽处。
松枫岸:长有松树和枫树的河岸,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
看云:观赏天空中的云朵,引申为悠闲的姿态。
杨柳津:杨柳成荫的渡口,‘津’指渡口。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杯酒:象征友谊或离别的聚会饮酒。
座上:宴席上,聚会中。
归人:即将回家的人,这里可能指朋友或旅人即将结束旅程回归故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其中蕴含着对远去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绿水与青蘋相映成趣,湘潭春色无边,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瓦尊迎接来自海上的客人,铜鼓声中似乎有江神的赛会,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氛围。

避雨的松树和枫叶覆盖的岸边,是观赏云卷云舒、杨柳依依的绝佳之地。最后一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归来的旅者怀有一杯酒相送,表达了对别离之人的思念与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含意深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送别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段觉归东阳兼寄窦使君

山水引归路,陆郎从此谙。

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

台倚乌龙岭,楼侵白雁潭。

沈公如借问,心在浙河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送段觉归杜曲闲居

书剑南归去,山扉别几年。

苔侵岩下路,果落洞中泉。

红叶高斋雨,青萝曲槛烟。

宁知远游客,羸马太行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郭秀才游天台

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

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