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开篇“家在吴中处处移”,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不断改变,给人一种无根浮动之感。“的于何地结茅茨”则表现了诗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渴望,但又带有一种不易实现的无奈。
接着“囊空不肯投笺乞”,诗人虽然贫穷,囊中为空,却仍不愿低声下气地向别人乞讨,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自尊与骨气。紧随其后的是“程远多应税马骑”,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长途奔波的艰辛生活,以及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承受的重税。
在下片,“短剑易钱平近债”表明诗人为了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不得不变卖自己的短剑,这是对经济窘困的一种写照。而“长瓶倾酒话馀悲”,则透露出诗人在饮酒中抒发对往昔的怀念和哀愁。
最后两句,“衡山老祝凄凉甚,明日无人共讲诗”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凄凉。这里的“衡山老祝”可能指的是一位年迈的朋友或长者,而“明日无人共讲诗”,则预示着明天便没有人可以共同分享和讨论诗歌了,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文化交流断绝的一种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经济困窘、朋友离别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索。同时,这也映射出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那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