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有于湖所题宝塔二字

路入乱云堆,僧房四面开。

龟泉半泥滓,龙洞已尘埃。

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道路深入乱云之中,僧房环绕四周展开。
龟泉混杂着泥土,龙洞积满尘埃。
在竹林中漱口仿佛忘了醉意,穿过花丛却觉得浪费了才华。
谁在那宝塔上题字,千百年来人们仰望它巍峨耸立。

注释

路:道路。
乱云堆:乱云缭绕的地方。
僧房:僧人的住所。
开:展开,周围分布。
龟泉:地名,可能指有龟形泉池的地方。
半泥滓:大半被泥土覆盖。
龙洞:传说中的龙居住的洞穴。
尘埃:灰尘。
漱竹:在竹林中漱口。
浑忘醉:完全忘记醉意。
穿花:穿过花丛。
浪费才:感觉才华被浪费。
何人:不知何人。
题宝塔:在宝塔上题字。
千载:千年。
崔嵬: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房四周环绕着云雾,环境幽静而自然的氛围。"龟泉半泥滓"和"龙洞已尘埃"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以及自然景观与人间世界相比显得更加长存。诗中还通过"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艺术创作的投入态度。

最后一句"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某位高僧所立宝塔的赞美之情,以及这种建筑奇迹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令人敬仰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崇高。

收录诗词(1)

李繁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自画芦雁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三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抗段文昌李景让郑愚四人者可考王文穆吕正闵治平嘉祐间过此亦有笔迹因以诗记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斲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瞰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封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至今为美谈。

墨卿少羁窭,节旄晚毵毵。

乐和盛家法,国垢犹包含。

郑氏虽世儒,蛮祸竟莫戡。

旧相粤冀级,经从各停骖。

翰林宠则多,御史德岂惭。

数公方盛壮,厥声实吁覃。

纷华竟安在,人寿无彭聃。

彼石尚云朽,吾生谅何堪。

华前一笑粲,现此优波昙。

稽首识归处,径欲投佩簪。

蠢蠢谁汝缚,窃食如春蚕。

祓除偶辰巳,风景清且酣。

相引著胜地,佛日况可贪。

敢誇一醉富,庶解忧心惔。

因歌以记之,放笔书僧庵。

形式: 古风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閒,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梁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浊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

春愁醉人心,洒面呼不醒。

出门却入门,兀兀度晨暝。

昨游欣有得,水镜谢磨莹。

岂惟胜纷华,颇复造禅定。

君看青云士,窘步争捷径。

铿尔讵舍瑟,硁乎方击磬。

何曾顷刻闲,通夕不遑瞑。

彼应疾此固,我亦恶夫佞。

人生出处耳,山林与朝廷。

迟迟岐路间,去就须审订。

宁为龟曳涂,勿作马旋泞。

羲驭靡容勒,风船犹可碇。

但令尊不空,敢惮室垂罄。

更结汗漫游,后期君速听。

形式: 古风 押[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