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閒,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梁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浊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翻译

高楼深藏云雾中,门窗紧闭难以开启。
楼下车马纷乱疾驰,行人匆匆一眼难留。
喜好游玩唯我闲适,撩起衣摆一同登高。
层层轩窗倚栏杆,又借胡床共歇息。
西南繁华唯有此都,往昔富饶如今减退。
满城华丽房屋依旧,谁人知晓君王爱何物。
放眼望去八荒茫,明知长安遥远心却向。
白云飘渺飞鸟消失,玉笙声寒晚霞如火。
梁王台上曾有李白杜甫,黄公酒肆醉倒嵇康阮籍。
千年高峰难以攀登,世间浑浊只求随波。
草衣蕙带配芙蓉,简朴衣裳胜过华贵。
离去之计还需共商,弃车杀马从此隐遁。

注释

重楼:高楼。
云气:云雾。
户牖:门窗。
关键:开启。
涣散驰:纷乱疾驰。
行人:路人。
一顾:一眼。
好游:喜好游玩。
閒:闲适。
褰衣:撩起衣摆。
相推挽:一同登高。
西南繁会:西南繁华。
损:减退。
华屋:华丽房屋。
基本:所爱之物。
茫茫八表:八荒茫。
长安:长安城。
玉笙:玉制笙。
红纷晚:晚霞如火。
梁王吹台:梁王台上。
黄公酒垆:黄公酒肆。
高峰:千年高峰。
荷衣:草衣。
野服:简朴衣裳。
去梯熟复:离去之计。
遁:隐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楼下繁华,却感到一种隔绝和超然。他赞美那种不为物累、自在飞扬的生活方式,并与友人共享这种情趣。

诗中“重楼得云气深稳”一句,设定了一个高远脱俗的空间氛围。"户牖谁能发关键"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俗锁链的挑战和超越。"好游独是我辈閒"自豪地宣称,这种生活态度是诗人这辈人所特有的。

在下片,诗人写到了自己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以及对过去繁华如今已损的城市的感慨。"填城华屋故依然"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孰为君王爱基本"则透露出一种对权贵生活的不屑一顾。

最后,诗人通过“梁王吹台得李杜”等句,表明自己更欣赏古代文人的高洁节操,并以此自诩。全诗结束时,“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两句,则是对一种彻底的超然世俗、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作品,通过对比高低、远近,展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6)

李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

春愁醉人心,洒面呼不醒。

出门却入门,兀兀度晨暝。

昨游欣有得,水镜谢磨莹。

岂惟胜纷华,颇复造禅定。

君看青云士,窘步争捷径。

铿尔讵舍瑟,硁乎方击磬。

何曾顷刻闲,通夕不遑瞑。

彼应疾此固,我亦恶夫佞。

人生出处耳,山林与朝廷。

迟迟岐路间,去就须审订。

宁为龟曳涂,勿作马旋泞。

羲驭靡容勒,风船犹可碇。

但令尊不空,敢惮室垂罄。

更结汗漫游,后期君速听。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

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

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

氤氲才上彻,云色暗窗户。

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

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

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

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

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驭。

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

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

倾心太平日,十五一风雨。

官既罢迎送,师亦得安处。

我闻低头谢,勤尔相诲语。

作诗书长松,来者尚有取。

形式: 古风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其一)

入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晴偏好

平湖百顷生芳草。芙蓉不照红颠倒。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形式: 词牌: 晴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