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感事

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

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

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

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苦雨连绵的荒凉秋季,落叶满院充满哀伤。
半墙上的藤蔓低垂,遮护着墙壁,蔓藤穿过篱笆形成缺口。
翻阅书籍时偶尔打开卷轴,每天提壶煮茶,绳子系着壶嘴以防洒出。
我已戴上儒冠误入仕途,又怎能再苛责五个儿子呢。

注释

苦雨:形容连绵不断的凄凉雨水。
荒秋:荒凉的秋季。
木叶:秋天的树叶,象征萧瑟。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士人身份。
五男儿:五个儿子,可能指家庭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天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凄凉。"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两句,通过连绵的秋雨和萧索的树叶,表现了诗人对荒凉之境的感受和对生命凋零的哀伤。"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则进一步描写了环境的破败,不仅外界自然景物如此呈现,连家宅的围墙也不复完整。

"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两句,转而关注诗人的内心世界。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而“校”则意味着修订或准备。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和思考,但却感到自己的学问或计划总是一再推迟。这与"壶提日系丝"相呼应,表明生活中的琐事也常常打扰诗人的心绪。

最后两句"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儒者(即文人、学者)的自我批评,以及对子孙们未能承担起家族责任的无奈。这里的“儒冠”指的是士大夫阶层,诗人觉得自己已经辜负了这种身份的期望,而"五男儿"则可能是指家中的孩子或后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自责,以及对周遭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感慨。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荥泽驿阻雪

去年冬不雪,今雪太匆匆。

轻薄愁兼雨,攲斜怯受风。

雁依寒浦静,鸦噪暮林空。

憔悴西征客,惟应白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敦素

龙蟠山色引衡庐,霜落江清影碧虚。

鼓枻厌骑沙苑马,行厨饫食武昌鱼。

缓歌玉树翻新曲,趣入金銮续旧书。

官达故人稀会面,君来相见肯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惠纯上人游闽

蚤听闽人说土风,此身尝欲到闽中。

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子红。

襟带九江山不断,梯航百粤海相通。

北窗夜展图经看,手自题书寄远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僧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定许同香火,终参惠远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