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其六)

悲风堕白日,天地何冥冥。

招摇弹北户,河汉条中庭。

征夫苦难夜,且复命新声。

芳言动君子,四座无不清。

人生即满百,长此千载名。

岂如饮美酒,赵女奏鸣筝。

慷慨尽逸响,慰我饥渴情。

惟念当离别,翩翩渺独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录别(其六)》,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哀伤与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悲风堕白日,天地何冥冥”,以悲风和落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接着,“招摇弹北户,河汉条中庭”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征夫苦难夜,且复命新声”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同时又展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现实的态度。“芳言动君子,四座无不清”则描绘了离别宴会上的美好场景,通过音乐和言语的交流,使得在场的人都感到愉悦和轻松。

“人生即满百,长此千载名”表达了对长寿和名声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岂如饮美酒,赵女奏鸣筝”则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饮酒和听筝乐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慷慨尽逸响,慰我饥渴情”表达了通过艺术活动来缓解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惟念当离别,翩翩渺独征”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后孤独旅程的预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录别(其七)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

游子工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

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

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录别(其八)

浮云满天地,荡子欲安之。

努力事行役,弃置以为期。

少年盛意气,慷慨生别离。

㷀㷀无根蓬,翩翩中林鵻。

马上不得语,涕泪各累累。

君但重自爱,远道归有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录别(其九)

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

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录别(其十)

昭昭秋素景,明月涵金华。

清酒照朱颜,中堂发高歌。

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

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

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

新知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