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给事还朝(其一)

才子先朝侍从年,东山一卧主恩偏。

弹冠便借风云起,补衮新看日月悬。

疏动龙鳞成五色,名联骑省映群贤。

当时谏猎还谁在,闻道长杨赋已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前朝侍臣,在东山隐居后,再度受到君王的特别恩宠。诗中以“弹冠”喻其仕途即将起势,“补衮”则象征其将参与朝廷重任,辅佐君王。龙鳞之动,喻其政绩卓著,名动朝野,与群贤并列。最后,通过“谏猎”与“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周给事才华与影响力的赞赏,以及对其作品流传千古的期待。整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人物的风采与成就,洋溢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辉煌的期许。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周给事还朝(其二)

才疑仙吏在人间,万里乘风复汉关。

三殿不缘春色满,五云争识岁星还。

朝阳更王清华气,金马依然供奉班。

未许陆沈如昔日,须君持论答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劳少参提学蜀中

分藩吴越气雄哉,人自南宫出上台。

一抱连城明月满,还看三峡使星来。

锦江波动词场色,剑阁高临宪府开。

圣主贤臣今日事,王褒门下本奇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

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

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一)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