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槲花间乳鹊栖。鹊也能飞。花也能飞。
临行空记草花期。二月当归。三月当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以木槲花和乳鹊为载体,展现出季节更替与生物活动的和谐画面。"木槲花间乳鹊栖",写出了乳鹊在木槲花丛中安歇的情景,木槲花的盛开为鹊鸟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接着,诗人借"鹊也能飞,花也能飞",寓言般地表达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暗示着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临行空记草花期",这里的"行"可能是人的离别,也可能象征着花期将过,寓意着时光匆匆,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二月当归,三月当归",通过重复强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结束的惋惜,同时也暗含着期待下个春天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一剪梅·剪半》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生命轮回的深深感悟,富有哲理意味。毛奇龄作为清代词人,此诗体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一桥低。两桥低。枣树湾头西复西。江深雨欲迷。
早乌啼。晚乌啼。两桨归来乌未栖。相逢半路溪。
双头钗。独头钗。一样金鹅两样排。钗梁起四台。
乌帽来。白帽来。湖就矶头望几回。菖蒲花未开。
恼杀啼鹃,逢人还道春归去。留人不住。
谁要留春住。花絮茫茫,万点愁人绪。
归何处,春归无路。莫是人归路。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浅围罗幕。
月上栏杆角。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敲银索。
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