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身世》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栗里陶元亮,辽东管幼安”开篇,巧妙地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陶渊明(字元亮)与管宁(字幼安),以此来引出诗人对于自身身世的感慨。
“每怀身世感,修到古人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感叹自己无法达到像陶渊明和管宁那样高尚的境界,流露出一种自我审视与追求的复杂情感。
“独处岁时改,野行天地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广阔,暗示了他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间与空间变化的深刻理解。
“澄清有奢祝,所得是汍澜”,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希望自己的内心能够如水般澄清,但实际所得到的却是波涛汹涌的情感与思绪。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追求精神纯净与现实复杂性之间的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身份、时代变迁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