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阴山道.疾贪虏也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綵。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军马交易的图景。起初,诗人通过"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一句,展现了阴山一带丰饶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牧马的条件。但紧接着,"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几句话,则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由于过度放牧和缺乏水源,草木被践踏殆尽,泉水干涸,马匹也因此而生病瘦弱。诗中的"飞龙"比喻失去活力,只剩下骨骼与皮肤的形象,极其悲哀。

随后的几句"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 每岁死伤十六七。"则披露了当时边塞军事经济的一大难题:由于物资供应困难,一匹好马需要以五十匹布匹换取,而这种交易对双方都未必有利,每年都会有不少马匹因病或伤而死亡。

接下来的"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则描绘了边塞妇女为了满足军需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困境,以及她们对这种艰难交易的无奈。

诗中"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 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綵。"则记载了咸安公主的号召和皇帝元和二年的新政令,试图通过增加物资补偿来改善马匹交易的情况,但这似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几句"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民族贪婪无厌的批评,以及面对不断增加的交易压力和难以解决的矛盾,诗人感到困惑无计。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军马交易的复杂性,以及民族间关系的紧张。诗中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的诗人的风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海蛮闻有明天子,驱犀乘传来万里。

一朝得谒大明宫,欢呼拜舞自论功。

五年驯养始堪献,六译语言方得通。

上嘉人兽俱来远,蛮馆四方犀入苑。

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遰君门深。

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

驯犀生处南方热,秋无白露冬无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局,角骨冻伤鳞甲蹜。

驯犀死,蛮儿啼,向阙再拜颜色低。

奏乞生归本国去,恐身冻死似驯犀。

君不见建中初,驯象生还放林邑。

君不见贞元年末,驯犀冻死蛮儿泣。

所嗟建中异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两朱阁.刺佛寺寖多也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閤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时世妆.儆戎也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李夫人.鉴嬖惑也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鍊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髣髴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