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

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好问在雁门道中所见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首句“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接着,“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描述了去年的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的情景。“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则展现了灾后重建的艰难,一夜之间搭建的营幕,第二天却只剩下一片平地。这反映了灾后重建的紧迫性和困难性。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表现了政府在灾后应对措施的急迫和严厉,强调了债务追讨的残酷。接下来,“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幸福生活的质疑。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的不公和压迫,无论是对食物的争夺还是对生命的威胁,都体现了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无奈和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最后,“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通过一系列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雁门道中人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深刻揭示了金末元初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

畏景众芳歇,仙葩此夷犹。

冰姿出新沐,娟娟倚清秋。

昨梦今见之,风鬟玉搔头。

谁言闺房秀,高情渺林丘。

碧筵古铜壶,一室香四周。

怀人成独咏,远思徒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野史亭雨夜感兴

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取。

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

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

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雨。

形式: 古风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一)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形式: 古风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二)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膺殊相悬。

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妍。

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