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其八)

不是君王爱不均,妍媸自古易迷真。

明光咫尺犹难辨,何况飘零万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昭君词(其八)》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借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不是君王爱不均”,以昭君的故事为背景,暗指历史上君王对臣子或后宫的宠爱往往不公,昭君的悲剧命运并非因君王的偏爱所致。接着,“妍媸自古易迷真”一句,指出美丑的判断自古以来就容易让人迷失真相,暗示了历史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明光咫尺犹难辨”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即使在君王身边,昭君的真正价值和命运也难以被完全理解或公正对待。“何况飘零万里人”则将视角扩大,指出远离权力中心的个体,其命运更是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命运的反思,探讨了权力、美丑判断以及个体命运在历史长河中的复杂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公正评价的渴望。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昭君词(其九)

翠华相望不相闻,空却巫山一片云。

何事梦中还万里,竟令无路近明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昭君词(其十)

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

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昭君词(其十二)

凤钗鸾镜久生尘,三月胡天不识春。

寄语女郎须爱惜,从来脂粉误人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昭君词(其十四)

见说苍梧杳霭间,风波帝子几时还。

胡沙恨是无湘竹,泪洒千行不作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