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

远郡虽褊陋,时祀奉朝经。

夙兴祭风伯,天气晓冥冥。

导骑与从吏,引我出东坰。

水雾重如雨,山火高于星。

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

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青。

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宁。

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虽然偏远的郡县简陋,但依然按时祭祀遵守朝廷的礼经。
清晨起身祭奠风神,天色昏暗如同黎明前的黑夜。
引导的骑兵和随从官吏,带领我离开东郊的田野。
水雾厚重得像下雨,山中的野火燃烧得比星星还要高。
忽然想起早朝的日子,和你一起步入紫色的宫廷。
踏上龙尾道拾级而上,回望终南山那一片青翠。
自那次分别后,身体逐渐衰老,心中的思念却未曾平息。
那些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仿佛还能听到那清脆的玉音。

注释

远郡:偏远的郡县。
褊陋:狭小简陋。
时祀:按时祭祀。
朝经:朝廷的礼经。
夙兴:清晨起身。
风伯:风神。
冥冥:昏暗。
导骑:引导的骑兵。
从吏:随从的官吏。
东坰:东郊的田野。
水雾:雾气。
重如雨:厚重得像下雨。
山火:山中的野火。
高于星:比星星还要高。
早朝日:上朝的日子。
君:你。
趋:步入。
紫庭:代指皇宫,因古代认为天子居所如紫微星。
龙尾道:通往皇宫的道路。
终南青:终南山的青翠景色。
一别:自从那次分别。
身向老:身体逐渐衰老。
心未宁:心中思念未曾平息。
至今:直到现在。
想在耳:在耳边回响。
玉音:代指皇帝或尊者的语音。
尚玲玲:仍然清晰响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远离京城的郡县中,依照朝廷礼节祭祀风伯(古人认为山川河岳皆有神灵,风伯即是管辖风的神灵)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夙兴、天气晓冥冥、水雾重如雨、山火高于星等,展现了祭祀时的庄严与肃穆。

诗中还融入了个人情感和怀旧之意。"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同僚共同参加朝会的美好回忆。而"步登龙尾道,卻望终南青"则是诗人登高望远,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留恋。"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宁"显示了离别后岁月匆匆,年华流逝,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中,“玉音”指的是李十一舍人的声音,这里表达了诗人即使时光已久,但那悦耳的声音依然回荡在心头,不曾忘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愫。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闇谢陈居士。

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形式: 古风

早蝉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曲生访宿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

不是爱閒人,肯来同此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