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秋日酬王昭仪》。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愁到浓时酒自斟"表达了诗人在愁绪满怀之际,不禁独自斟酌美酒,以酒解愁的情景。这里的“愁”可能是由于时代动荡、个人遭遇或友情淡漠所致,酒成为缓解心中忧虑的一种方式。
"挑灯看剑泪痕深"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挑起灯光,观看剑器时,不禁潸然泪下,泪痕显现于脸上。这里的“剑”可能象征着某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或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而泪痕深则显示了内心的苦楚和深沉的情感。
"黄金台隗少知己,碧玉调湘空好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在高大如黄金台般的地方,能与之心灵相通的人寥若晨星。而“碧玉调湘”则可能是指诗人在清净无为的环境中寻找那份内心的平和,但终究只是空有美好之音,无人共鸣。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孤独的旅人,在秋风中梦到远方的家园。万千树叶在秋风中摇曳,而一盏孤灯下,夜雨绵绵,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这两句诗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梧桐树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不仅是自然之音,更是进入了诗人的衣襟,成为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酒、剑、知己、故乡等元素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深沉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家园的怀念,以及对个人信仰的坚守。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情感体现了一个士大夫阶层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声。
不详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乳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醉倚高楼上,裁诗得五言。
蚕丛云羃羃,鸟道月昏昏。
妓女吹金管,庖丁洗玉盆。
客痴浑不寐,府主更开樽。
大笑出门去,谁能笔砚囚。
十年浑不调,万里欲先侯。
衰尔吾将老,飞扬子未休。
他年身退遁,肯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