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其一)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乳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杜甫从西方来到这里建起这所堂屋,浣花溪的春水与他共享着凄凉的氛围。
斑鸠和乳燕飞回了哪里,只有野草闲花环绕着破旧的短墙。
曾经的英雄已经离去,只剩柴门紧闭,邻居们感叹竹径已荒芜。
如何能得到山中的小瓶装满乳酒,送给在沧浪水中洗涤的渔父呢?

注释

子美:指杜甫,字子美。
浣花:成都浣花溪,杜甫曾在此居住。
凄凉:悲凉,寂寞。
鸣鸠:斑鸠鸟。
乳燕:刚孵化的小燕子。
短墙:矮墙。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隐居或贫困。
竹径:竹林小路。
荒:荒废。
山瓶:山中简陋的容器。
乳酒:用乳制成的酒。
渔父:渔夫。
濯沧浪:在沧浪水中洗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开篇“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两句,通过对草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情感寄托。"鸣鸠乳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写出了诗人对鸟儿栖息之地的关心,以及对周遭环境的熟视与守护。

接下来的“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两句,则流露出一丝时代沧桑和个人宿命的感慨。"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最后两句,透露了诗人希望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世俗隔绝,以达到心灵的自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纯粹自然美的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理想的追求,也反映出时代变迁中人们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共同渴望。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荣州

醉倚高楼上,裁诗得五言。

蚕丛云羃羃,鸟道月昏昏。

妓女吹金管,庖丁洗玉盆。

客痴浑不寐,府主更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舍人从军

大笑出门去,谁能笔砚囚。

十年浑不调,万里欲先侯。

衰尔吾将老,飞扬子未休。

他年身退遁,肯伴赤松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总管归广西

燕玉成行把酒卮,酒卮未尽即言离。

宾鸿冒雨回峰日,旅燕冲风过海时。

棹拨蓼湾秋斫脍,剑飞梅岭夜吟诗。

明年有约重来否,一骑红尘贡荔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皇甫秀才下荆州

西南多胜概,挟策缓周旋。

笛弄五溪月,棹摇三峡天。

楚江萍似斗,太华藕如船。

归橐应无价,人争秀句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