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定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年轻时曾在东部州任职,诚恳上书希望结束劳顿。
经历了七上八下的动荡,突然间有了九年闰月,最终能遍游十洲三岛。
人们常说官员地位显赫应举止稳重,我却自嘲孩子般痴傻病还未愈。
只因皇上的恩情深厚无法报答,不知明年春天结束时能否回家。

注释

丁年:指壮年时期。
恳恳:诚恳、恳切。
九闰:指闰月增加,表示时间延长。
十洲三岛:泛指遥远的地方或仙境。
官贵体当重:官员地位高,言行应庄重。
儿痴病:自谦之词,比喻自己像孩子般单纯。
君恩深:对君主恩德的深厚表达。
春尽:春天结束,暗示一年将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吴潜所作,名为《分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归乡之情的渴望。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担任地方官职时的情形,"丁年" 指的是某一年份,"恳恳" 表示诚恳之意,"笺天" 是古代奏章的名称,这里指代上报给皇帝的文书。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明自己曾在东州任职,并向朝廷汇报工作,期待得到批准而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这两句则是对其官宦生涯的总结与反思。在古代,官员调动频繁,这里诗人用数字比喻自己的升迁历程,表达了仕途中的不易和无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自嘲与超然之态。他听闻世人对官位的看重,却自认为自己对于这份荣耀还没有完全融入,甚至觉得自己仍旧带有天真和不成熟的一面,这种"病" 代表了他心中的不适应。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最后两句则是对君恩的感念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回报皇上的恩赐,只能期待着在来年的春天彻底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以便能够返回故土。

总体而言,吴潜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深沉。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太平仙游山神祠

仙游杳不极,山夕景独殊。

丹气发空翠,天灯照连珠。

下有神之宅,何年托蓬壶。

想争隋氏鹿,赫赫雄万夫。

提剑起草莽,搴旗护枌榆。

奇功未尽赏,灵异终弗渝。

祝釐赛田畯,抚节降楚巫。

羽人孰可仍,我亦怀英图。

芬芗乍成雾,杯珓若合符。

歌此谢冥贶,送迎神以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无流无派亦无源,粝食充饥衲禦寒。

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

形式: 七言绝句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三)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睛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五)

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

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