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描述自己位于北海的一处宅邸,这个宅邸旁边有一座寺庙坐落于江南之滨。开篇即以“空庭无玉树”表现出一派清寂脱俗之境,而“高殿坐幽人”则透露出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既有孤独之感,也显得超然物外。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这两句通过对书带和琴堂上的青草和积尘的描写,更深化了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荒废。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学问与艺术皆已被时光湮没,而自己也早已淡出红尘。
最后,“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事物难以如愿的感慨。尽管诗人一生致力于栽培桃李,但终究因某种原因未能看到它们结果实,春天的景象也因此未能呈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怀抱理想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常的心路历程。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