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慧上人

仙槎江口槎溪寺,几度停舟访未能。

自恨频年为远客,喜从异郡识高僧。

云霞色酽禅房衲,星月光涵古殿灯。

何日却飞真锡返,故人丘木翳寒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仙槎江口的槎溪寺,我曾多次停下船去拜访却未能如愿。
我遗憾多年漂泊他乡,但欣喜在这里结识了高僧。
禅房里的僧袍颜色如云霞般浓厚,星月之光照亮古老的殿堂灯火。
何时能带着真正的锡杖回归,再见时友人已化作山间的老藤围绕着丘陵。

注释

仙槎江口:指一个具体的地点。
槎溪寺:寺庙名。
停舟:停下船只。
未能:没有能够。
频年:多年。
远客:远方的旅人。
异郡:其他郡县。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衲:僧袍。
古殿灯:古老的殿堂里的灯光。
真锡:象征僧人的身份或修行的信物。
返:返回。
故人:老朋友。
丘木:山丘上的树木。
翳寒藤:被寒冷的藤蔓覆盖。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旅者对仙槎江口槎溪寺的向往之情。"几度停舟访未能"表达了诗人多次路过此地,始终未能入寺探幽的遗憾。"自恨频年为远客"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长久漂泊的自责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对于精神寄托之所的渴望。

接着,"喜从异郡识高僧"表达了诗人在异地遇见高僧而感到欣慰,这种际遇给了他精神上的安慰。"云霞色酽禅房衲"和"星月光涵古殿灯"则是对寺院环境的描绘,"云霞色酽"形容的是佛堂内外弥漫着神秘而圣洁的气息,而"星月光涵古殿灯"则让人感受到夜晚时分,古老的佛寺中油灯下的宁静与神圣。

最后,"何日却飞真锡返"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回归真我的渴望。而"故人丘木翳寒藤"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仙槎江口槎溪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与安宁的追求。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灞岸别友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听霜钟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听霜钟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髣髴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