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四绝(其二)乡邻

未信昌黎能送穷,但看登极是稯稯。

六韬、金版知何用,不及乡邻卖菜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名为《偶成四绝(其二)乡邻》,通过对比韩愈(昌黎先生)与乡间卖菜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平凡生活和朴素智慧的赞美。

首句“未信昌黎能送穷”,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是否真的能够“送穷”,即摆脱贫困或困境。这里暗含了对韩愈作为文人学者,虽然才华横溢,却可能未能真正体验或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朴实。

接着,“但看登极是稯稯”一句,转而描述乡间卖菜老翁的生活状态。稯稯在这里可能是指老翁的简朴、平凡,或是其生活状态的稳定和满足。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乡邻老翁虽无显赫地位,却拥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生活状态或许比韩愈的“登极”更为真实和可贵。

后两句“六韬、金版知何用,不及乡邻卖菜翁”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六韬和金版,分别是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金版》的简称,象征着深奥的学问和策略。然而,在归有光看来,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言,可能不如一个乡邻卖菜老翁的生活智慧来得直接和实用。这反映了诗人对朴素生活智慧的推崇,以及对复杂知识体系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价值的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韩愈的文人形象与乡间卖菜老翁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平凡生活和朴素智慧的深刻赞赏,同时也对知识与智慧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价值进行了思考。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偶成四绝(其三)乞贷

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

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偶成四绝(其四)忤逆

推山调达自相加,满眼婆提与夜叉。

为爱如来深法坐,飞来箭镞是莲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高邮湖为断缆所击几至失明

湖水悠悠送客征,无端飘瓦致虚惊。

天留双眼非无意,应为丘明史未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光福山

十载重来古寺中,布衣犹似昔年逢。

山僧却记吾名姓,不击阇黎饭后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