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仙人吹笙唱歌已远离此地,多处离别的宴席上云朵飘飞。
在蓬莱宫阙下我常常回忆,桐柏山顶上他们一去不回。

注释

羽客:仙人,指修行得道的人。
笙歌:吹笙和歌唱,泛指音乐歌舞。
违:离开。
离筵:离别的宴会。
白云飞:形容景象凄清或心情惆怅。
蓬莱阙: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比喻仙境或帝王的居所。
长相忆:长久地思念。
桐柏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可能借指修道成仙之处。
去不归:离开后不再回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即将踏上前往天台山的旅程,而诗人则留恋于蓬莱阙下与桐柏山头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中的“羽客”指的是那位身着羽衣,手持笙筲,行走在云端的道士形象,“此地违”表现了诗人对道士离去的不舍。“离筵数处白云飞”则描绘了一片片白云如同道士离去的踪迹,在空中飘散。这两句表达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依依不舍。

“蓬莱阙下长相忆”中的蓬莱阙,是传说中八仙过海时所乗之物,后来成为道教修炼成仙的理想之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那片神秘而美好的地方的深深留恋和向往。

最后,“桐柏山头去不归”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寄托或情感依赖的执着,桐柏山头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了一种坚守和不愿舍弃的情愫。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离别与留恋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心境。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谒二妃庙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

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湖中别鉴上人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

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答田徵君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