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之问站在逍遥楼上,远望家乡所在的关塞,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绿水和云雾相间,营造出一幅柔和而迷离的画面。此景此情,反衬出了诗人的哀愁。

"北去衡阳二千里"一句,通过空间的远距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心路的艰辛。衡阳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它既指示了一种地域的距离,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孤寂。数字"二千里"则更增添了一份遥不可及的感觉。

"无因雁足系书还"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鸽传递思念,却又无从落笔的情感困境。在古代,信鸽是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而"雁足系书"则是一种常见的诗意象征。这里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有心向远方的亲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但又觉得语言无法表达这份深沉的情感,因此只能是无言以对,情感不能送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怀乡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答田徵君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嵩山夜还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题会福塔院诗

如涌浮图近紫霄,芙蓉仙苑礼群僚。

海天遥奉金轮日,尽遣祯祥归圣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