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九)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

曲阑清浅小池台。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

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学者的园林少有人涉足,传来声音询问江边梅花的消息。
弯曲的栏杆围绕着清澈的小池塘,春天的气息已经临近,仿佛在催促我作诗。
急促的笛声伴着酒杯流转,舞袖围绕着席间,老朋友们坐在高台上。
这样的欢乐宴会很难长久陪伴,但我愿意不推辞,与老友们一同醉倒在习池边。

注释

学士:学者。
园林:私人园林。
传声:传来询问的声音。
江梅:江边的梅花。
曲阑:弯曲的栏杆。
清浅:清澈而浅。
小池台:小池塘边的平台。
春意:春天的气息。
近:临近。
著诗催:催促我写诗。
急管:急促的笛声。
行觞:传递酒杯。
围舞袖:围绕着舞者。
故人:老朋友。
三台:古代官位,这里指高座。
固难陪:难以长久陪伴。
二老:两位老人。
倒载:醉酒后载歌载舞。
习池:习池,可能指某处饮酒之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园林的宁静图景。开首“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诗人在空寂的园林中,无人相伴,却有意向远处的江梅发问,或许是在寻找某种心灵上的慰藉。接下来的“曲阑清浅小池台”,则是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透露出一股淡雅之美。

诗人通过“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和希望的期待,同时也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紧接着的“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则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景象,人们在美好环境中享受着音乐与舞蹈。

最后两句“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喜悦和不舍,以及愿意随同年迈之士共度时光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间欢聚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十四)西园右春亭新成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

主人何事马骎骎。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

试向中间安小槛,此还长要追寻。

却惊摇落动悲吟。春归知早晚,为我变层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二)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

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敧枕处,万壑看交流。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八)诏芳亭赠坐客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五)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

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

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