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任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誇。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鲁地的人轻视你,叫你丘,指向东边邻居。
那时虽然未被赏识,跟随你的弟子已众多。
为何乡亲们,从未为你赞叹过。
在小小的吴越之地,打听你的消息也不怕路远。
常见反而不觉得奇怪,海边人把龙虾也当寻常。
唉,我的名声微不足道,困居无车出门难。
近日我进入京都洛阳,文章受到他人夸赞。
老朋友起初不信,听到此事都笑得开怀。
只有两位任子,深知我值得赞扬。
他们远游时深深挂念,长篇诗作寄来芬芳。
我说的不算什么,你是否又有所增益。
我已贫穷且年老,头发稀疏垂落。
我不求高官厚禄,只想治理山中的田地。
过去种下的苦竹,繁密如芦苇丛生。
庭院前有三座小山,原是水中浮木。
现在挖了个方形池塘,清泉映照深谷。
在这可以消磨整天,为何还要去官府忙碌。
何时你能来访,我们一同饮酒宴乐。
但愿长久尊敬彼此,始终没有瑕疵。
闲居无事,我们常来共饮美酒。

注释

丘:对人的轻蔑称呼。
弟子:追随者。
乡闾人:乡亲们。
吴越:古代地区名。
龙虾:比喻不常见的事物。
京洛:京都洛阳。
誇:称赞。
故旧:老朋友。
任子:特定人物。
芬葩:美好的诗篇。
髿髿:形容头发稀疏。
畬:山区的田地。
苦竹:一种植物。
蒹葭:芦苇。
谽谺:深谷。
朝衙:官府。
遮:遮拦,邀请。
疵瑕:缺点,瑕疵。
流霞: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苏洵)所作,名为《答二任》,是一篇表达对友情深厚和生活闲适态度的诗歌。

诗中的“鲁人贱夫子”一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呼丘指东家”则是说乡里的人们都在谈论孔子的学问。尽管当时并未亲遇到这样的情况,但弟子们像麻一样多,这表明了孔子的影响力和传承之广泛。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则是诗人感慨于乡间的人们虽然了解孔学,但未能深刻体会其内涵。接着,“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友人们仍旧保持着对古人的尊崇。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则是说常见的事情往往不会引起惊奇,而远方的人们视龙虾为平常之物。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事物的看法,即对平凡事物持有一种超然态度。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则是诗人自谦自己的生活简陋,没有豪华的车马。接下来的几句“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誇。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京城中得到了认可和赞誉,但旧日的朋友们并不相信这份荣耀,听到后只是淡然一笑。

而“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则是说只有两位朋友明白并欣赏诗人的生活态度。接着,“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深深思念之情,并通过长篇文章来寄托这份情感。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则是说我的道路还没有改变,你的所得也不需要增加。随后,“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贫困、头发稀疏的现状。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则是说尽管有机会获得富贵,但诗人并无兴趣去追求,而是希望在山中修建一个简单的居所。接下来的几句,“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栽植竹子等生活情景。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则是说在院子前开凿了一个方形的池塘,清凉的泉水映照着四周的环境。随后,“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度过一天,而不愿意去参与早晨的官场应酬。

最后几句“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则是诗人表达了期待朋友到来的那一天,希望能够一起享受美酒佳肴,长久保持尊重和谦逊的态度。在平凡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在多次来访时共同品尝美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友情和个人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高洁人格。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答张子立见寄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船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

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辨可叹吁。

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

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

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铻。

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

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

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

将行纷乱苦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形式: 古风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三)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形式: 古风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二)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形式: 古风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一)

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已优。

从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

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

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

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