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杨花》。诗中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海岛景象,通过杨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思念。
首句“岛夷三月不知春”,以海岛为背景,点明时间是三月,暗示这里与外界的联系稀少,季节更替似乎也变得缓慢,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忘记了春天的到来。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次句“唯有杨花似故人”,将杨花比作故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切怀念。杨花随风飘扬,四处可见,却总能勾起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虽然形式上看似普通,但情感上却无比珍贵。
后两句“老大相逢何可语,满头白发不胜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年岁已高,与故人重逢,却无从谈起往事,只能相对无言。满头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海岛之上,面对老友,诗人的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通过这满头白发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杨花作为连接现实与记忆的桥梁,成为了诗人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而悠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