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大夫赴桂州

岭头分界候,一半属湘潭。

水驿门旗出,山峦洞主参。

辟邪犀角重,解酒荔枝甘。

莫叹京华远,安南更有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山顶作为分界线,一半归属在湘潭。
水路驿站旗子扬,山中洞主齐参拜。
避邪珍重犀牛角,解酒品尝荔枝甜。
勿要感叹京城遥远,南方还有更南边。

注释

岭头:山顶。
分界:作为划分界限的地方。
候:边界,这里指分界线。
湘潭: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水驿:水路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地方。
门旗:门前的旗帜,代表驿站或官府的标志。
山峦:连绵的山峰。
洞主:古代对某些少数民族首领或山林之神的称呼。
辟邪:驱除邪恶。
犀角:犀牛的角,传统中认为有驱邪的效用。
解酒:缓解醉酒状态。
荔枝:一种水果,味甜。
莫叹:不要感叹。
京华:京城,这里代指中央政权或繁华之地。
安南:古时对越南北部的称呼,这里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更:更加。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和心境,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岭头分界候,一半属湘潭”两句,以地理之变,象征友情的分隔。岭南岭北,界限分明,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朋友间虽身处异地,但心灵上的联系如山水般深厚。

“水驿门旗出,山峦洞主参”两句,通过军事行动和官吏往来,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氛围与官员们的忙碌生活。这里的“参”字,既有探访之意,也隐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辟邪犀角重,解酒荔枝甘”两句,首先是对药物的描写,表面上看似随意,却暗示了生活中的苦乐参半。犀角即犀牛角,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而“辟邪”则指驱逐病邪。荔枝甘美,常用来调节酒后不适,此处也许象征着对朋友的牵挂和关怀。

“莫叹京华远,安南更有南”两句,则是诗人对离别的感慨。面对遥远的京城,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感叹其远,而应珍惜眼前的安稳,因为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还有更多未知的旅程等待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片段的栩栩如生,展现了诗人深情且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评事使蜀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

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阴地背行山下火,风天错到碛西城。

单于送葬还垂泪,部曲招魂亦道名。

却入杜陵秋巷里,路人来去读铭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宫人入道

休梳丛鬓洗红妆,头戴芙蓉出未央。

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

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

发愿蓬莱见王母,却归人世施仙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唐大夫罢节归山

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悬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节抱归官路上,公卿送到国门前。

人间鸡犬同时去,遥听笙歌隔水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