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阊阖宫殿面对着万岁山,烛龙神像口含火珠在夜晚归还。
高耸的楼阁超出星辰之上,在紫色和翠绿之间远望。
车轮滚动的声音压过明亮的月色,莲花般的车灯争艳斗丽。
为何让它们的话语如同鹦鹉,被关在金笼之中紧密锁住。

注释

阊阖:古代宫门。
万岁山:象征帝王的居所或江山。
烛龙:神话中的神兽,掌管时间或光明。
衔火夜珠:口含火珠,象征照明或神秘力量。
高楼:高大的建筑。
迥出:高出、超越。
星辰里:星辰闪烁的天空中。
紫翠间:紫色和翠绿色的环境,形容景色优美。
轣辘车声:车轮滚动的声音。
碾明月:车轮压过月光。
莲焰:莲花形状的车灯。
竞红颜:争奇斗艳。
鹦鹉:能模仿人语的鸟。
金笼:华丽的鸟笼。
密锁关:紧紧地锁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描绘了上元节时跟随主人登楼赏景的情景。首句“阊阖前临万岁山”展现了尚书省所在的地理位置,紧邻着象征皇家威严的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运用神话意象,形容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犹如烛龙吐出的夜明珠照亮了天际。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两句,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楼阁与周围的星河、山色相映成趣,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和壮丽的自然景色。“轣辘车声碾明月”一句,以车轮声衬托出节日的热闹,仿佛连月亮都在车轮下被碾压,生动描绘了上元之夜的繁华。

“参差莲焰竞红颜”中,“莲焰”暗指灯笼,形容众多的彩灯犹如莲花般绽放,争奇斗艳,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则以鹦鹉比喻那些被华丽装饰的歌舞女子,暗示她们虽然才艺出众,却被束缚在金笼之中,流露出对她们命运的惋惜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上元节尚书省东楼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人世繁华与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夜雪有感

去年昭亭阳,今夜苦风雪。

及雪在京城,宵灯亦将灭。

石花广袖轻,梅蕊新妆絜。

匆匆竞还家,陌上乱车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下赤山岭过渡至石子涧别施八评事

三年守庐次,两回来涧边。

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

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

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

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