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后散幽步,村村社鼓鸣。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
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春日的田园景象。诗人在雨后的幽静中散步,听到村村之间传来的社鼓声,这是古代农村一种集体活动的信号,给人以和谐社会生活的感觉。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表达了自然界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出分明的界限,即便是在多云或阴雨的春日,自然界也能显示出其清晰的规律。
接下来的两句“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则是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轻柔的春风吹拂着柳树,但力量不足以使柳枝大幅摇曳;而蛙鸣,则是春夜常见的声音,与“水有声”相呼应,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
最后,“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则透露出诗人对农时的关注和对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诗人提到“几朝寒食近”可能是在表达春日里冷食的简朴,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亲自参加耕作的农事,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土地和劳动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和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再现,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不详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忆昔敲门赋瑞筠,鹿园佳话又重新。
屋头能拓三三径,林下知非陆陆人。
凿沼何须晋康乐,种荪还忆楚灵均。
老师鍊得心如镜,更把高台比月轮。
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
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
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
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名山倦游历,挂起手中藤。
佛国三生石,天岩百岁僧。
定回松院磬,吟苦雪龛灯。
愧我心犹杂,何因问二乘。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白草秋閒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