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彦明登雨花台

雨花台上雨初乾,野色江光落坐间。

岂谓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

老年节物偏生感,到处云林不负閒。

落木满空秋万里,暝禽遥带夕阳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雨花台与友人彦明于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境。首联“雨花台上雨初乾,野色江光落坐间”以清新之笔勾勒出雨后初晴的景象,雨后的雨花台显得格外清新,野色与江光交相辉映,落入诗人的眼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

颔联“岂谓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则表达了诗人意外惊喜之情,原本只是寻常出游,却恰逢重阳佳节,与友人一同举杯赏景,观赏远处的三座山峰,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颈联“老年节物偏生感,到处云林不负閒”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已年老,但面对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依然感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尾联“落木满空秋万里,暝禽遥带夕阳还”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壮丽画面,满天落叶飘零,万里秋色中,暮归的飞鸟带着夕阳缓缓归来,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归宿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雨花台度过的难忘重阳节,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时间的深刻感悟,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哲思。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兰

炎夏悠悠白昼长,空斋睡起拂匡床。

不须甲煎添金鸭,气泛崇兰满几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潇湘八景(其一)潇湘夜雨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

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潇湘八景(其二)洞庭秋月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

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形式: 五言绝句

潇湘八景(其三)远浦归帆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带。

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