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七)舟次扬州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七》,以舟行至扬州时的心情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豪情的回顾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首句“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尘四起、胡骑秋猎的壮丽画面,暗寓了词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接下来,“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展现了词人对于昔日汉朝军队的强大想象,与前文的边塞景象呼应,体现了他的豪情壮志。“谁道投鞭飞渡?”引用苻坚投鞭断流的典故,暗示了对北伐抗金的渴望。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借季子指自己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身着黑貂裘,驰骋疆场的形象,与今日的“老矣,搔白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岁月流转的沧桑感。

下片转而抒发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打算,“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表达了词人厌倦了漂泊生涯,想要归隐田园的心境。最后两句“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以幽默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更希望能像富民侯那样,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王孙信/寻芳草.调陈萃叟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形式: 词牌: 寻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