窊尊诗

巉巉小山石,数峰对窊亭。

窊石堪为樽,状类不可名。

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

尊中酒初涨,始有岛屿生。

岂无日观峰,直下临沧溟。

爱之不觉醉,醉卧还自醒。

醒醉在尊畔,始为吾性情。

若以形胜论,坐隅临郡城。

平湖近阶砌,近山复青青。

异木几十株,林条冒檐楹。

盘根满石上,皆作龙蛇形。

酒堂贮酿器,户牖皆罂瓶。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峻峭的小石山,几座山峰对着低洼的亭子。
低洼处的石头可以当作酒杯,形状独特难以言喻。
在几尺范围内徘徊,仿佛看到了缩小版的蓬莱仙境。
杯中的酒刚开始满溢,开始显现出岛屿的形态。
难道没有像日观峰那样壮观的景色,直接俯瞰着碧蓝的大海吗?
喜爱它以至于不自觉地沉醉,醉倒后又自然醒来。
无论醉与醒都依偎在酒杯旁,这才是我的本性与情感。
如果从地理位置来说,坐在这里可以俯视整个郡城。
平静的湖面靠近台阶,近处的山峦一片青翠。
这里有几十株奇异的树木,树冠遮蔽了屋檐和柱子。
盘曲的树根布满了石头,形状都像龙蛇一样。
酒堂里存放着酿酒的器具,门窗边都是酒瓮和瓶子。
这个酒杯可以常常满溢,但谁能成为现代的陶渊明呢?

注释

巉巉:形容山石峻峭不平。
数峰:几座山峰。
窊亭:低洼处的亭子。
窊石:低洼处的石头。
堪为樽:可以作为酒杯使用。
状类不可名:形状特别,难以用言语描述。
巡回:来回走动,徘徊。
小蓬瀛:指像蓬莱仙境一样的地方,象征美好。
尊中酒:酒杯中的酒。
岛屿生:比喻酒面上浮起的泡沫或沉淀物如同岛屿。
日观峰:泰山的一著名峰顶,这里泛指壮丽的山峰。
沧溟:大海。
爱之不觉醉:因喜爱而忘我沉浸,不觉沉醉。
醒醉:清醒与醉酒的状态。
吾性情:我的本性和情感。
坐隅:坐的地方,角落。
临郡城:靠近郡城,可以俯瞰。
平湖:平静的湖泊。
阶砌:台阶。
异木:奇异的树木。
林条:树枝。
檐楹:屋檐和柱子。
盘根:树根缠绕盘曲。
龙蛇形:像龙或蛇一样的形状。
酒堂:储藏和饮用酒的地方。
罂瓶:大坛子和瓶子,用于装酒。
可常满:希望酒杯常常是满的,意指生活美好、无忧无虑。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爱酒、归隐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小屋和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中的“巉巉小山石,数峰对窊亭”设置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景,山石和小屋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

“窊石堪为樽,状类不可名。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这里的“窊石”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奇特岩石,而“樽”则是一种古代的容器,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形态各异、无法命名的石头。诗人在这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尊中酒初涨,始有岛屿生。”这里描述的是主人品尝美酒的情景,“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而“岛屿生”则是在醉意朦胧中所产生的幻想,仿佛在杯中见到了海中的小岛。

“岂无日观峰,直下临沧溟。”诗人不仅欣赏山石,还常常眺望远方的高峰,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的“爱之不觉醉,醉卧还自醒。醒醉在尊畔,始为吾性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热爱,他沉浸其中,不知不觉间醉倒,但醒来后依然是这份清醒的自我。

最后,“若以形胜论,坐隅临郡城。平湖近阶砌,近山复青青。”诗人并非完全脱离尘世,而是在自然中保持着对外界的关注和思考。他坐在小屋的一角,可以俯瞰到远处的郡城和平静的湖面。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树木、酒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隐逸者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境,以及这种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贼退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徵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宿丹崖翁宅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形式: 古风

宿无为观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学轻身。

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

形式: 古风

宿洄溪翁宅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