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答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三)》。诗中描绘了两位老友在江南吴门意外相遇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联“万里风云北极生,中原二子旧齐名。”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和历史背景引入,将两位朋友的深厚友谊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下,暗示他们曾并肩共事,名声卓著。
颔联“居然霄汉双封事,自是江湖一宦情。”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霄汉”与“江湖”的对比,表达了友情超越了官场的束缚,如同在天空中并肩飞翔,又如在江湖间自由自在,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不受世俗官场的限制。
颈联“天借客星高物色,歌回春雪壮潮声。”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友情的深厚与美好,天上的客星照亮了夜空,歌声回荡在春雪覆盖的大地上,潮声激荡,形象地展现了两人相遇时的喜悦与情感的激荡。
尾联“何妨邂逅成佳会,正复相思命驾行。”则表达了对这次意外相遇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即使相隔万里,只要心中有情,就能跨越时空,重逢如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老友相遇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的力量,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友情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继续发光发热的主题。